孔子因材施教

Resource id #5“因材施教”,不是孔子说的,而是程颐说的(一说为朱熹):“孔子教人,各因其材。” 因材施教,以“材”为前提和依据,“材”是人的材,所以,因材就是知人。 樊迟问孔子的学生很多,但他对学生却下了不少工夫去了解,不仅知其长,而且知其短,所以他在教育活动中能比较好地促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展与提高。 孔子提倡因材施教而且第二,针对学生的个特征“因材施教”。 孔子非常善于观察学生的格特征,并根据学生的格特点对每一个学生采取不同的施教方式。孔子认为每一个学生都有着不同的格差异,针孔子教育子路成才可以说是因材施教的典范。子路,即仲由,字子路,因他曾为鲁国贵族季氏的家臣,又被称作季路,比孔子小9岁。史书记载,子路出身微贱,生粗野,好逞勇斗狠,为人刚强爽直,经《论语》记录了孔子教育弟子的过程中一些有趣的事情,其中折出孔子在教育弟子的过程中采用的一些方法和坚持的一些原则,现在讲其中三个因材施教的故事。第一个故事是关于孔子和子这个故事虽然侧重表现孔子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但是从这个故事当中我们也可以看出来,孔子对于他的这两位学生还是比较了解的,这两位学生的格孔子都非常清楚,所以面对不同的学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回顶部